財務報表數據分析
光看財務報表,比亞迪的亮點乏善可陳;
從總資產增長來看,2015年到現在近似翻了一倍, 維持了復合11%的增長;
負債率高,資金風險大,應收賬款比例高,營收增長約復合5%;
毛利率在15%~20%之間,而凈利潤一直劇烈的波動,無法穩定增加;
ROE在10%以下,整個公司在財務成熟度上,還處在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。
業績方面來看,公司在2019年成長速度明顯放緩,受疫情影響20年Q3目前還處于負增長的境況。隨著汽車行業全面復蘇,公司最新旗艦“漢”近期銷量大幅增長,預計將推動公司2020年業績回歸正增長。
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,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,比亞迪資產負債率及有息負債均較高,貨幣資金占總資產比例較低,還是有一定的債務違約風險的;
比亞迪產品毛利率在20%左右,營業成本依然較高,成本控制能力有待加強;
處于行業成長期的企業,往往都以追加投資,擴大市場份額為主要經營目標,因此比亞迪主業盈利能力依然較低;
歸母凈利潤自2016年(50.52億)達到巔峰后逐年下降,于2019年(16.14億)觸底反彈,20年Q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6.83%,預計2020年全年可達到170%左右的增長幅度。
行業分析
如此看來,比亞迪股價騰飛的原因,更多的是市場對于電動車廣闊市場的樂觀預期。
雖然從比亞迪的財務上面來看,還沒有到真正爆發式成長的時期。到真正成長階段公司的凈利潤增速是很高的,至少從比亞迪目前的經營上還沒看出來。
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14年之前處于緩慢發展的情況。隨著人們接受度的逐漸提升,以及充電樁等相關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,2014年起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。
工信部于2019年12月3日發布的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(2021-2035年)》(征求意見稿)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目標25%,延續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一貫的支持態度。下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統計預測。
進入2020年,從目前新能源車終端市場的銷量來看,自主品牌依然處于主力軍的位置,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都被其占據。操作發現僅有一只妖股,將在中旬爆發,該股的特征:創業板+軍工+次新,技術上弧形底部,主力控盤不錯,全紅K線。伏擊姿勢:有綠盤低吸都可以,前提:不出現高開,大幅沖高回落之后的綠盤。形態上就是巨陰棒的走勢,堅決回避!碼籌高度集中,中力主線鎖倉,短線游資貨掃,機日單構凈入上買億資金,中短線線資一金起爆發,客觀因素不可在此明了,大.家可在老地方圈內發紅包(威)的軟件+:syy三個字母加15210五個數字,住明,股友 既可,都是有實實在在的收獲的,可看到把握任何一支都是一筆大的收獲,如果想讓接下來的趨勢一目了然,或者操作強勢黑馬,就見證相信實力
下圖為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前十車企的銷售數據,10 月份新能源汽車銷售16.0萬輛,同比增長 104.5%,環比增長 13.9%,行業增長前景廣闊。
從競爭格局來看,根據億歐汽車的相關分析,特斯拉依然處于核心領頭地位,比亞迪、蔚來、理想作為其挑戰者緊隨其后。
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步伐相對較慢,但也于近些年陸續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。
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力度逐步減弱,未來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必將重塑。
像比亞迪這種擁有核心技術,準確把握市場特點及用戶消費習慣的車企,市場份額有機會不斷提升;而曾經奪得銷量冠軍的北汽新能源,最近銷量呈斷崖式下跌,就說明了整體行業的競爭格局在不斷加劇。
估值分析
過去5年比亞迪的凈利潤增速這就不能提了,一直有種賠本賺吆喝,先把市場搶占了的感覺,內核的盈利能力并不強。
樂觀估計如果電動車市場真的有了實際的成長,比亞迪也賺到了成長期該賺的錢,我們假設他能十年十倍,按照平均20%~30%的凈利潤增速來預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