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6日(星期四),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:
媒體名稱 | 頭版頭條 |
中國證券報 | “緊平衡”幾成常態 貨幣政策正?;盘柮黠@ |
上海證券報 | 賣方審慎合理定價 買方獨立客觀報價 |
證券時報 | 信托公司接窗口指導:壓降融資業務規模必須完成 |
證券日報 | 年內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81萬家 批發和零售業占比逾47% |
21世紀經濟報道 | 劉鶴詳解新發展格局 提出六項重點任務 |
第一財經日報 | 疫情不減中企投資熱情 馬來西亞擁抱RCEP紅利 |
經濟參考報 | 新版鋼鐵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預計年底出臺 產能總量控制或是未來重點 |
中國證券報
在醞釀得早、鋪墊充分的貨幣政策領域,正?;聦嵣弦呀浽谕?,近期市場上更出現了對“加息”的討論。在分析人士看來,隨著經濟不斷恢復向好,未來政策工具“退”或是較確定的方向,但短期內“加息”的條件不充分,且流動性環境及市場利率已提前有所體現,年內繼續趨緊的風險反而可控,年底前貨幣市場利率甚至可能會有所回落。近期,央行流動性操作已釋放出積極信號。
半年來,在岸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約6000個基點,這讓不少出口企業始料未及。分析人士認為,目前,出口企業并未普遍運用衍生品工具規避匯率風險,引導企業正確使用“財技”保護自身利益仍需社會各方共同努力。
24日,深交所理事會創業板股票發行規范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三次工作會議,通報近期創業板股票發行情況,明確行業自律監管要求,經合議一致同意并發出行業倡議,倡導共同維護發行秩序,提高新股定價市場化水平,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。
30年闊步向前。證券市場投資者數量從最初的幾萬發展到如今的近1.75億。30年百舸爭流。投資者類型從最初的散戶為主到目前的公募、私募、保險、社保、外資等各類投資機構“百花齊放”。
上海證券報
11月24日,深交所理事會創業板股票發行規范委員會(以下簡稱發行規范委)召開2020年第三次工作會議,通報近期創業板股票發行情況,明確行業自律監管要求,經合議一致同意并發出行業倡議,倡導共同維護發行秩序,提高新股定價市場化水平,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。
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再迎政策利好 合規光伏風電項目都可納入補貼清單
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又迎來利好政策。財政部近日下發的《關于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》(下稱《通知》)要求,抓緊審核存量項目信息,分批納入補貼清單。其中,2006年及以后年度按規定完成核準(備案)手續并且完成全容量并網的所有項目均可申報進入補貼清單。
近期,在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向好等因素推動下,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回暖,原油、基本金屬、鐵礦石等工業品逐步走強,貴金屬、美債等避險資產下挫。
繼關注到飛利信疑似套取募集資金之后,上證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,飛利信的麻煩還不止于此——疲弱的業績、高額的商譽,同時控股股東質押違約面臨被動減持。
證券時報
證券時報記者獲悉,多家信托公司近日收到來自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,要求嚴格壓降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,保證完成此前設定的壓降任務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部分信托公司存在融資類業務壓降不達標的情況,在此次窗口指導中被要求全面暫停融資類業務。
深交所理事會發行規范委倡議:提高新股定價市場化水平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
11月24日,深交所理事會創業板股票發行規范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三次工作會議,通報近期創業板股票發行情況,明確行業自律監管要求,經合議一致同意并發出行業倡議,倡導共同維護發行秩序,提高新股定價市場化水平,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。
11月25日,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、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“財經年會2021”上演講時表示,中國要如期實現2060年碳中和遠景目標,要高度重視激勵機制,也就是碳排放配額的價格或者是碳排放的稅率。在激勵機制的選擇上,碳市場交易可以解決碳稅的諸多問題。從金融的角度來講,碳市場本身也是一個金融市場,需要資金的轉換和風險管理,會發展有關的金融衍生產品。
11月25日,*ST富控(600634)發布改正后的2019年年報,會計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。公司股票于11月25日開始停牌,進入暫停上市程序。
證券日報
年內新設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81萬家 批發和零售業占比逾47%
11月24日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同主要國際經濟機構負責人舉行第五次“1+6”圓桌對話會時表示,“中國經濟能夠穩定恢復,也得益于我們并行推進改革開放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”“在疫情沖擊面前,上億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表現出的堅強韌性,是中國經濟基本盤最有力支撐,也是我們應對困難挑戰最大底氣所在”。
從5月底的低位至今,人民幣匯率一路回升,于近日走高至6.5附近,邁入了“6.5時代”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,11月25日,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60個基點,報6.5749,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.5809。截至16時20分,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.5722,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.5786。若按5月27日的最低點7.1775來計算,至今人民幣升值幅度達8.3%。
近日,有上市公司披露,擬對應變更公司名稱和經營范圍。消息披露前后,該公司股價連續迎接了三個漲停。有部分投資者調侃上市公司,“換個馬甲就漲?!?!筆者認為,上市公司“換馬甲”、投資者“炒更名”的屢屢出現,折射出A股市場上市公司規范發展意識、投資者價值投資理念有待進一步強化,保護投資者也需要與投資者自我保護相配合。
臨近年末,私募調研熱情急速升溫。據《證券日報》記者梳理,在近1個月的時間里,有3969家私募累計調研上市公司5240次,其中不乏百億元級私募,例如淡水泉、泓澄投資、星石投資、重陽投資和彤源投資等調研個股數量居前。從被調研上市公司來看,歌爾股份、??低?、邁瑞醫療、衛寧健康和湯臣倍健等,被集中調研多達數十次。
21世紀經濟報道
“構建新發展格局,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。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,解決各類‘卡脖子’和瓶頸問題,暢通國民經濟循環?!敝醒胝尉治瘑T、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1月25日在《人民日報》刊發的署名文章《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》中指出。
上游原料漲價調查:期貨市場資金總量破8200億 “有貨就是最大的優勢”
11月24日夜盤,油價漲,金價跌,市場風險偏好繼續回升,而這已成為近期全球市場的主旋律之一。鋰、鉛鋅、鋁、滌綸、鈦白粉,剔除部分細分酒水行業外,11月至今A股漲幅靠前的板塊全部是上游原材料,即便是“性格”最為沉穩的LME三月銅期貨也已升至7909.5美元/噸,距突破2018年6月的高點咫尺之遙。
經濟參考報
新版鋼鐵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預計年底出臺 產能總量控制或是未來重點
日前獲悉,新版《鋼鐵產能置換實施辦法》目前已完成社會意見的征求工作,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正式出臺。同時,新的鋼鐵項目備案指導意見初稿也已基本完成。
11月,從中央到地方,多個可再生能源發電政策密集落地,多重利好釋放。11月25日,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從財政部獲悉,其近日下發了《關于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項目清單審核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抓緊審核存量項目信息,分批納入補貼清單。其中,2006年及以后年度按規定完成核準(備案)手續并且完成全容量并網的所有項目均可申報進入補貼清單。
第一財經日報
11月18日,也就是RCEP簽署僅僅3天后,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(MITI)與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(MIDA),攜手中國機械電子產品進出口商會、中國建設銀行等中資機構,在上海舉辦了“新常態、新機遇”中國—馬來西亞經貿論壇。
11月25日,第一財經記者從車企內部人士處獲得一份由國家發改委下發的《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。